“十八大”以来湘西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质效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始终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为全州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规模以上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规模扩容提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业发展渐趋均衡,已成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发展规模扩容提质,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一)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发展速度稳中有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5家,比2013年增加78家,年均增长11.4%,营业收入达到56亿元,总量是2013年的2.5倍,年均增长12.1%。资产总计168.6亿元,是2013年的3.3倍,年均增长16%。户均营业收入4145.6万元,户均资产总计1.3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1.1和1.4倍。
(二)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企业盈利水平显着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随着全州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经济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5146.2万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33.5%。企业效益提升,经营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55.6%,利润总额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17.5%。
(三)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
近年来,全州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调整,2021年,全州13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已涵盖全部十大行业门类,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四个行业发展较快,企业占比分别为20.7%、16.3%、13.3%和13.3%,其它行业企业占比基本保持在4%-9%之间,行业分布明显均衡于2013年。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质发展。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和文体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5.3亿元、4.2亿元、7.7亿元、2.9亿元、1.3亿元和1.7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8.0%、82.6%、19.0%、62.3%、48.7%和22.6%。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文体娱乐服务业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与2013年相比分别提高5.3、7.4、4.8、2.1和1.5个百分点。
(四)从业人员稳步增长,稳就业保民生贡献增强
服务业的平稳发展,对促就业稳岗位、改善民生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21年末,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7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7310人;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也由2013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9亿元,十年来,全州规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应付职工薪酬年均分别增长7.2%和14.9%。税收贡献持续增大。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所得税费用合计2.2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年均增长6.7%。
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一)新业态加快成长,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州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蓬勃发展,“互联网+”激发服务业新动能。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涉及数字经济产业链企业18家,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营业收入是2013年的1.9倍,年均增长8.0%。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2.2%和20.2%,增速大幅高于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近年来,全州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全州“四上”企业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6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2021年末,全州移动互联网用户157.2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0079.6万GB,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1.4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例达95.2%。
(二)科技服务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稳步提升
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82.6%。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10.3%。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31272万元、1420.3万元 、25712.6万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6.9%、18.2%和71.7%。
(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民生行业潜力释放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品质化、个性化发展,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卫生养老等“幸福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2.2亿元、1.3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22.6%、33.1%和48.7%。物业管理业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教育业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34.6%和62.4%。
(四)交通网络加快完善,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运输网络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末,全州铁路里程、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370公里、13345公里、482公里,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80.3%、8.7%和59.1%。2021年末,全州旅客运输量1948.9万人,旅客周转量12.9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990万吨,货物周转量15.9亿吨公里。2021年末,全州载客汽车拥有量20.1万辆,其中私家车18.9万辆,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8.6%和20.8%;全州载货汽车拥有量34331辆,其中私家车30268辆,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8.2%和8.2%。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6.3%。
(五)邮政业发展迅猛,快递业繁荣活跃
2021年,全州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0163.3万元,邮政业务收入33745.9万元,共有邮政营业网点169处,邮路总长度7733公里,已通邮行政村比重达100%。2021年,全州快递业务量488.2万件,是2013年的48.3倍,年均增长62.4%,实现快递业务收入3680.2万元,是2013年的24.2倍,年均增长48.9%。2021年,全州规模以上邮政行业企业营业收入3.4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