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规上服务业稳步回升

        2022-08-30 07:48 作者:闫雪晴 来源:服务业科 【字体:

        ——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旅游发展大会政策利好及暑期旅游高峰的到来,推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加快复苏,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4家,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7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较上月提高6.1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3.7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期末用工人数1.8万人,同比增长2.1%,应付职工薪酬7.8亿元,同比增长8.6%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总体运行稳步向好

        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与1-5月、1-4月相比,增速分别提高0.93.2个百分点,总体运行呈稳步向好趋势。一是主导行业支撑稳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同比增长5.3%,该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41.7%,自年初以来持续较快增长,对全州规上服务业增长形成稳定支撑。二是部分行业高速增长: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同比增长210.5%,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比增长459.8%,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同比增长96.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同比增长107.2%,居民服务业同比增长84%。三是行业增长面明显提升: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21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1.4%,增长面较二季度提高 14.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贡献突出

        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核算的六大重点行业,共有企业74家,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较上月提高6.1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3.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互联网软件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居民和其他服务、文体娱乐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0.5%84%6.2%24.6%84%-0.7%。与上月相比,互联网软件服务增速回落12.8个百分点,其他五个行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居民和其他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增速较上月分别提升254.51.27.220.12.3个百分点。六大重点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3%

            (三)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7月初,湘西州在湖南省率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结合暑假旅游高峰,推出了吉首市矮寨峡谷星空啤酒节、永顺县双世文化旅游节之芙蓉镇摸泥狂欢节、2022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旅游消费专项活动,“湘西人游湘西”、“全域旅游卡”优惠活动、“集中公休假”等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全州各类景点景区持续火爆,人气快速恢复。文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州内A级景区暑期每天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以上,旅社地接团队同比增长12%以上。7-8月,张吉怀高铁(湘西段)客流量较1季度增长2倍以上,吉首高速收费站客流量较1季度增长1倍以上。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涉及旅游的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四个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四)行业盈利能力增强

        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859.3万元,增长23%,增速较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21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行业占比57.1%,与1-6月、1-5月相比分别提高9.54.7个百分点。21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盈利情况好于上年同期,占比81%,与1-6月、1-5月相比分别提高23.919.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拉动明显的行业有: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居民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这4个行业对全州规上服务业利润总额的贡献率分别为54.2%45.8%47.7%42.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恢复不平衡仍然明显

        年初以来,受世界局势变动和国内外疫情的持续影响,我州规上服务业部分行业受到明显冲击,特别是道路运输业、旅游、演艺、户外娱乐、电影院等相关行业企业运行困难。1-7月,规上服务业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明显的行业有: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土地管理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房地产租赁经营,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13%-45.9%-34.5%-12.1%。其中道路运输业,房地产租赁经营,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亏损幅度较大,分别亏损4371.5万元、1142.4万元、1457.5万元。7月以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暑期旅游高峰及我州旅发大会政策利好叠加,全州文旅行业加快复苏,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恢复。但因今年年初以来疫情影响时间较长,特殊困难行业恢复正常运营水平仍需时日。

        (二)企业发展活力仍显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年以来,服务业经济受到反复冲击,因部分行业恢复周期长、难度大,企业运行总体仍显活力不足,亏损企业仍然较多。1-7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21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亏损。从企业情况来看,134家企业中,亏损企业61家,企业亏损面达45.5%亏损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主要有:道路运输业、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旅游景区管理、文化艺术业、电影放映、环境治理业。

        (三)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1-7月,全州8个县市中,凤凰县、古丈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为负增长,其余县市均为正增长。从趋势上看,吉首市和永顺县占全州营业收入总量的比重日益扩大。吉首市、永顺县营业收入占全州比重分别为77.3%10.2%,分别拉动全州规上服务业增长6.63.1个百分点。其余6个县营业收入合计占全州的12.5%,除龙山县占比3.8%外,其余5个县市占比均不超过3%。从近期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入规摸底情况来看,吉首市、永顺县拟入规企业数量较多。县市服务业发展差距仍然明显。

        三、加快我州规上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月以来,全州服务业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依然较大,近期国内疫情局部反弹,我州服务业恢复不平衡、基础不牢固问题仍较明显。下阶段,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挖掘市场潜力,扩内需促消费,着力巩固服务业经济持续恢复态势,为稳定全州经济大盘奠定基础。

        (一)强化精准防控,筑牢安全发展防线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要充分提高认识,采取符合我州实际的防疫手段,最大限度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以最小的抗疫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增长成果。各级各部门要从严落实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防控能力建设。要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全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助推我州旅游等相关产业加快复苏,服务业经济持续恢复,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我州服务业恢复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用好用足政策,巩固服务业回升态势

        用好用足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服务好市场主体,增强内生动力。要狠抓现有政策举措早落地早见效,做好相关优惠政策宣讲解读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点对点服务,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特殊困难行业支持;要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困难行业发展新模式,帮助企业度过经营难关。要将对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形成实招,避免政策空转。要继续延长执行期并进一步扩大减免范围,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提升财税政策惠及小微企业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对于特殊困难行业和企业,要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对文化旅游、电影院、道路运输等特殊困难行业,要加强工会、团建活动等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三)加强入规入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服务业重点企业库,跟踪监测服务业企业成长情况,制定服务业企业梯队式培育计划及升规入统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抓好政策落实,强政策宣传和引导,促进更多服务业企业升规入统。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州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履行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齐心协力做好入规摸排,尽快改变我州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区域差距加大,行业结构不均衡,抵御风险能力差的不利局面,实现全州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2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