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土家族民间文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7 09:50:26 字体大小:

        ●  绵延的文脉

        闭上眼,冥思土家的历史烟云,风雨历程,远古的已漫漶而渐近消弭,仅靠着老祖宗发明的叙说和一辈辈的口传心授的接力,沿时间的河道航行。流贯到现在,也许源头的水和泥土以及植被的气息已无多,但掬一捧,仔细品味,还是可以理出丝丝缕缕,咕咂出芳香和辛味。

        听《摆手歌》,伴随着打猎、农耕、战争等舞蹈动作,唱和的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激越、时而恬然的腔调词句,会有那种种的场景,如星光鳞片地闪耀于眼前:迁徙的悲苦,垦殖的劳顿,渔猎的机巧,抗争的勇猛,餐宴的欢乐。每遇庆新年、贺丰收、祭祀祖先时,这种场景就会一节节地复活。

        听听《梯玛神歌》吧。“送亡人歌”是为死人而祭祀;“还愿歌”是为人消灾、招魂、求子;“解邪歌”是在赶鬼驱邪。──这是先人们“师巫击鼓铃,卜竹菁以祀鬼”的图画。

        听听土家老人摆古吧,他会讲出一串串故事:洪水齐天,罗氏兄妹大难不死,成婚后生下了一个肉坨坨,砍成几块,拌合泥土叶苗撒出去,于是新的人类就产生了;美丽的春哥爱上了勤劳善良的锦鸡。春哥帮助穷苦的锦鸡唤来风雨,熄灭了土司的火龙,小施法术将可恶的土司变成了踏板,阿哥阿妹结成了美满的婚姻;田家九兄弟因官兵追杀,老九被围,帮人拖木料,假说姓“拖”,于是“庹”姓便流传下来……这些“古”,就是通俗化、形象化的先人的哲学、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一部活灵活现的立体的百科书。

        古老的文脉就这样流传下来。这种流传是以整个族群的共同力量而延续的。这文脉,它始终活在人们心里,潜隐于意识骨血之中。如果说,这文脉是一条线,那么,年节丧葬等特别时段的讲唱歌舞,就是那闪烁的光点和最动人的情节。古老的土家人,为滋润劳苦的生活,让心灵免受荒漠荆榛的吞食和覆盖,将平日的白话提炼成易于记诵的韵文,或被之以管弦,编排以动作,润之以歌调,极尽声色之美,愉悦心神耳目。其形式之多样,方式之特别,情感之丰富,如星光灿烂,一有晴朗的时空,便层层铺排。

        当历史的河道流入明代,大量的汉人纷纷涌入。先进的文明之流迅疾融入土着的文脉,河水汤汤,卷起壮阔的波澜。新的水流裹挟来了内容,同时也必然裹挟来种种形式。于是汉语言进来了,它几乎是所向披靡;汉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也进来了,它占领了一处又一处高地,形成一座又一座高峰。从此,土家的古歌终以汉文的符号记录下来,土家的讲唱也以汉土杂流以汉为主的形式传递。大量的土家上层人物,乃至部分平民子弟也进入到官府或民间名人办的学校中去,学习汉语言。土家的文学中终于出现了文人之文学。这些聪明的土家文人,很快接受并发扬了这种外来的文学样式。

        明时及以后的土司们大多会古诗文,他们的咏诵,人称“土司之歌”。明正德年间的永顺土司彭世麒编纂《灵溪各例注》,喜好题字摩崖,今在永顺灵溪两岸保存有彭土司摩崖游记11件。

        彭世麒后裔们的创作,还有许多人的成就远在他之上。其中彭勇行最为着名。他的咏史诗写得很好,如《长官旧衙》:

        峒民分隶长官衙,算到田王共六家;

        五十八旗分辖处,而今惟见野藤花。

        将兴衰感悟融注于明媚的春景之中,艺术特色并不逊于汉文学史上的名家。

        除了“土司之歌”外,随着汉文化的下移,也涌现出众多的土家平民文人。有名有姓的如过江之鲫,无名无姓的就更是数不胜数。如一“佚名”者作的《溪州》:

        溪州同记古州名,福石犹留旧郡城;

        灵溪溪岸花如昔,望夫石畔月还明。

        花月依旧,物是人非。景中含情,寓意悠长。

        土家民间大量流行“竹枝”。后经汉文人借用,形成一种诗体,即“竹枝词”。近代土家诗人如彭秋潭、彭勇功、吴恭亨等都写下了大量的竹枝词。如彭勇功的写哭嫁的《竹枝词》:

        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情丢不开;

        婶嫂齐声低劝道,阿们都从个中来。

        通过民歌体裁,搀杂着乡土气极浓的俚语,展示那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的婚嫁习俗,情景十分感人。竹枝词这种诗体,在民间广为流传,作者也极多。

        由于文人的参与,更由于文化队伍的不断壮大,加之土家文化的兼收并蓄,土家的文脉随时日的更新,也就变得更加粗壮,内涵和外延都得以纵横捭阖和上下拓展。

        土家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三套集成。代表作有《梯玛歌》《摆手歌》《向老官人》《哭嫁歌》《薅草锣鼓》等。它们是土家族哲学、社会、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和研究文献。民间文学的流传主要依靠口头。路径有两条:一是梯玛,他在主持宗教活动时所唱的《梯玛歌》及《摆手歌》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等;二是民间歌手及广大人民群众。民间文学的文体,唱的以韵为主,说的以散为主。

        (一)民间歌谣

        湘西土家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土家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即兴作歌,信手拈来,于比拟、夸张、双关、谐音等修辞运用炉火纯青。这些歌谣简洁质朴,清新明快,生动形象,音韵和谐,感情真挚,优美动人。土家民歌内容浩繁,形式多样。民间歌谣的类型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和儿歌等。

        《梯玛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在做法事活动中传唱的祭祀歌。其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服兹妥》,用于“还愿”;二是《杰洛方安》,用于“解结”。前者篇幅很长,内容极广,有《安堂》《劝酒》《起马》《请封》《请衙门》《辞土地》《求男求女》《十月怀胎》《搭桥》《渡关》《扯白》《退堂》等。《梯玛歌》形式较为独特,有讲有唱,有歌有舞,有各种服装、道具、法具配合使用,形成歌、舞、诗、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摆手歌》又名“舍巴歌”,是“梯玛”或摆手掌坛师在摆手活动时演唱的古歌,号称“土家史诗”。内容庞杂,篇幅浩繁,除一般请神、敬神外,分为四大部分:一是人类起源歌。内容为洪水淹天、人类毁灭、兄妹成亲、人类再生、张古佬李古佬治天治地神话和土家人起源。二是民族迁徙歌。内容为先民迁徙线路和地点、祖先生存的艰辛。三是英雄故事歌。内容为对英雄的赞美和歌颂。四是农事生产歌。内容为一年四季主要农事生产种类、劳动过程、劳动技能。《摆手歌》是土家族大型诗歌作品,长达几万行。唱词固定,易于传承。

        《薅草锣鼓歌》又名挖土锣鼓歌,是由歌手伴随劳动而传唱的长篇劳动古歌。内容由“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组成。“歌头”“请神”和“送神”三部分为固定唱词;“扬歌”则根据劳动状况即兴创作。“扬歌”是主体部分,内容广泛,有视劳动场面鼓舞劳动热情的,有民间传说故事,还有汉族传入的历史故事,如《薛仁贵征东》《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孟姜女》《梁祝》《七姐下凡》等。歌手根据以上题材和现实需要改编成七言民歌,演唱时可长可短,灵活掌握。薅草锣鼓歌一般在集体帮工薅苞谷草或挖土开荒劳动中演唱,由二至三人组成合唱队,站在劳动队伍前头演唱。这是民间文艺与劳动相结合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歌唱形式。

        《丧鼓歌》又称“撒尔嗬”,是在丧葬仪式中演唱的祭祀古歌。内容有“开场歌”“扯白歌”“闹云魂”“穿花鼓”“孝歌”“历史歌”等。其特点是伴随“跳丧舞”而演唱。“亡人度到西天去,逍逍遥遥向西行”,整个丧鼓歌基调风趣、诙谐、乐观。歌词有固定的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创作。对研究土家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土家人的生死观、价值观等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哭嫁歌》是土家族着名的抒情长诗,也是土家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长达数千行。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骂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穿露水衣”“哭离娘席”“辞祖宗”“哭上轿”等。前四部分内容揭示了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性、男尊女卑以及封建宗法制度所造成的悲剧,反映了妇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有很强的思想性。后几部分内容记述了哭嫁习俗的礼仪性和娱乐性。哭嫁歌在艺术上采用了自由诗体形式,显得自由活泼。

        《喜歌》是遇结婚生子、贺生祝寿、新屋落成时,请歌师在家唱的歌。斟祝米酒晚上,兴唱“喜化鼓歌”,如唱《闹五更》《怀胎歌》《推翻歌》《黄四姐》《十爱姐》等。在祝寿及其他喜庆日兴唱“太平歌”。唱时,将几张饭桌拼成一块,放上酒、菜、糕点、水果、瓜子等,让歌师边吃边唱。

        《吴幺姑》是土家族长篇叙事歌,长达260多节。记述土家姑娘吴幺姑与杨二哥真情相爱,难分难舍。但是,吴的父母却将她嫁给有钱有势的王金华。吴幺姑不依,反把王金华送给她的戒指送给杨二哥。后被王发现,造成双双被王杀害。叙事歌形象生动,描写细腻,感人肺腑。如被王发现要下毒手时,吴偷偷找到杨二哥,“眼对眼,心贴心,抽抽咽咽难出声,幺姑心头乱纷纷”;在无可奈何时,“泪涟涟,如雨下,苍天为啥不说话,鸳鸯也要分两下”;随后,“吴幺姑,脾气大;回家跪在榻板下,‘切叫杀我莫杀他’。杨二哥,到王家,‘咚’的一声跪地下,切叫杀我莫杀她!”结果,“王金华,心太恶;两个人头一起落,两人鲜血流成河。”叙事歌成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

        《春哥与锦鸡》是土家族长篇叙事歌,长达800余行。记述土司统治时期土家男女青年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由“盘歌”“斩蟒”“赎身”“灭火”“重逢”“闹婚”六部分组成。故事的结局是土司王实行“初夜权”不成,反被变为踏板,春哥与锦鸡终成眷属。其情节与民间故事《踏板的来历》基本相同。长诗于1956年由土家歌手田茂忠传唱,罗辑整理。

        (二)神话传说故事

        土家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十分丰富。神话中有天地开辟、人类来源、族源、氏族社会生活等;传说中有人物、风俗、山川景物、动植物等内容,尤以古代英雄人物传说最具特色;故事中有幻想、生活、机智人物、童话、寓言等。其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洪水淹天》,土家族洪水神话。相传远古时候,世上出了五个孝子。母亲害了三年六个月的病,想吃雷公肉。五兄弟商量引诱雷公下凡,捉住了雷公。娘十分高兴,叫儿子们去买佐料。五兄弟去后,雷公利用其弟妹罗公罗娘的无知,讨得了火和水,用火烧化了关住自己的铁柜,上天报告了玉帝。玉帝听后大怒,下了七天七夜大雨。洪水齐天,地上的人都被淹死,唯有罗公罗娘躲在瓜里得救。太白金星为他俩做媒,经过滚磨子、甩竹子、绕着山包转等周折后成亲。二人成亲以后,生下一个肉球。天神叫他们砍碎后,拌三斗三升沙子甩出去的成了客家,拌三斗三升泥土甩出去的成了土家,拌三斗三升树苗甩出去的成了苗家。甩到哪里哪里就有人,人类从此繁衍。

        《制天制地》,土家族解释自然的神话。神话说,鳌鱼翻身捅漏了天,玉帝派张古佬、李古佬补天补地。张古佬用五色石补了天,把天补得平平整整。张古佬擂天鼓惊动了正在睡觉的李古佬,李慌里慌张,手忙脚乱,拿起棍棒,东边戳几戳,变成一条河;西边挺一挺,变成一条岭;南边捅一捅,变成一个孔;北边顿一顿,变成一座山。地上从此变得高低不平。

        《洛雨射日》,土家族射日神话。传说,玉帝见世上人发起来了,便放出十二个太阳,想把人晒死。这时土家出了一个狠人,名叫洛雨。他背上桃弓柳箭,爬上马桑树,一连射落十个太阳。剩下的太阳害怕了,跪下求饶。洛雨叫他们轮流出来,妹妹走白天,叫太阳;哥哥走晚上,叫月亮。不久,太阳妹妹说,她一出来,人人看她,看得她脸红。洛雨给她一包绣花针,谁看就射谁的眼睛。月亮哥哥说,他一个人在晚上太寂寞。洛雨就放出许多星星给他做伴。

        《八部大王》,又名“卵蒙挫托”。相传有个婆婆养了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八个哥哥本领大,只有小弟是哑巴。人多屋小,妹妹只好在猪栏里绣花,猪一撒尿把花淋湿了,晒在太阳下被喜鹊衔去丢在卵特巴(即皇帝)面前。卵特巴越看越喜欢,找到了绣花的人,敲锣打鼓把她接去做了妻子。有年正月进行摆手活动时,爹爹出门买祭品未归,八个哥哥把小弟当作水牛杀了祭祀。爹爹回来之后,打得八个哥哥到处躲藏。以后,八个哥哥做了八个卵蒙(首领),云游天下。有一年,客兵打来,卵特巴吓破了胆,让妻子去天涯海角找回八个哥哥帮助,打败了客兵。八个哥哥找卵特巴借个地方住一住,可卵特巴就是不给。八个哥哥心里不服,要和卵特巴比高低:比泅水、比甩铁棍、比摔跤、比做阳春。卵特巴输了,但仍不借地方。八个哥哥咽不下怨气,让老天飞下火球把卵特巴的房屋烧了。妹妹伤心痛哭。大哥心软,便让老天下暴雨浇灭了大火。妹妹劝卵特巴封八个哥哥为八个正直神,即八部大王,卵特巴只好答应。

        《彭公爵主战胜客王》,土家族古代人物传说。传说土王彭公爵主和客王打赌,他要客王把一坨豆腐煮烂,客王一煮,越煮越硬。客王要土王把牛角拉直,彭公爵主烧起稻草将牛角熏烤后,一下就拉直了。随后,土王和客王上山问山山水水,看该是谁的。山山水水都回答:“我们是土王的!”原来,土王早在山岗里藏了人。客王只得认输。在酉水河边的溪州建立铜柱时,客王越界三尺。土王知道以后,也向客王那边移了三尺,客王没有占到便宜。

        《向老官人》,土家族古代人物传说。传说向老官人是土王彭公爵主的文官,故在摆手堂与彭公爵主、田好汉供在一起。向老官人见皇帝无道,起兵造反,叫儿子射死皇帝。但是,时辰过早,没有射中,向被官兵抓去。皇帝问他家境,向老官人说他“住的房屋千根柱头落地,风扫地,月点灯,狗拉弓,猪弹琴,老鼠半夜读五经”,说“家里有七十人煮饭,八十人挑水,九只盐船下河,老鹰滩上打翻一只,屋里三天缺少盐吃,”说“葛将军把门,蕨将军守仓,三斤半钥匙打开锁,千军万马吃不完。”其实,他家四周是苞谷杆挡风,猪饿得叫,狗瘦得像弓,七十岁老爹打柴,八十岁老娘挑水,靠九只鸭子生蛋换盐,被老鹰抓去一只,三天缺少食盐,平日靠三斤半锄头挖葛度日,穷得叮铛响。皇帝不明就里,一听,这可不得了,就起害人之心,赐毒酒给向老官人。向老官人半路一喝,被毒死在马上。

        《田好汉》,土家族古代人物传说。相传田好汉人高马大,力大无穷。他从小做阳春,还做过木材生意。有一次他从王村放排回来,路过永顺老司城。那时,土王正修老司城,田好汉看到几十个民工抬不起一个石头,就说:“你们休息一下,我给你们抬吧!”他把一千多斤重的一个大岩搬到了工地。消息传到土王那里,土王就把他留了下来修老司城。后来,田好汉成了土王的武将,跟土王一起攻打盘踞龙山的吴王。吴王叫吴着冲,有一双肉翅膀,能够腾云驾雾。土王派田好汉攻击吴王,打了九九八十一仗,不分胜负。结果,又调湖北漫水土司之弟向伯林协助。向用九节钢炮,轰掉了吴的金銮宝殿。吴王大败,展翅飞走,正好被田好汉拦腰一箭。吴王跌落下来,死在西吴坪。土王对田好汉说:“好兄弟,江山是你打来的,这里地广人稀,我们分管吧,你要管哪里由你选。”田说:“大哥,我是做阳春之人,喜欢打猎,你把山区送我管吧!”土王说:“那好,你骑马跑一跑,跑到哪里管到哪里。”田好汉骑马跑了六六三十六天,跑遍了深山老林。所以湘西山多的地方都归田好汉管。

        土家族英雄传说还有《科洞毛人》《磨力卡铁》《鲁里嘎八》《覃垕王》《向王天子》等。

        土家族地区每一个地名几乎都有一个传说。如《双溶洲的传说》。流传永顺、古丈等地。相传有一年,永顺府台去辰州赴任,乘船路过溪州铜柱之地。府台一见铜柱便知这是“九火铜”铸成,再炼一火即可变金,便想偷走铜柱的铜帽和中间的小钱。他大着胆子,将铜帽和小钱装上船,扬帆而去。哪知天不由人,船行几里,突然闪电雷鸣,暴雨猛下,河水暴涨,小船在恶浪中颠簸,眼看就要沉没。府台知道这是上天不容。他急中生智,将铜帽、铜钱抛至江中,仓皇而逃。但是,船行不久,遇到险滩,舟翻人亡。而那铜帽沉入水底之时,河水骤然四射,江心开出一朵荷花,渐渐升起,化为一个小岛。铜钱化为岛上卵石,滔滔酉水拦腰劈成两段,名曰大溶和小溶,即“双溶洲”。

        又如《老司岩》。相传古时候,酉水河坎上的一个岩洞里有条孽龙作恶多端,地里庄稼快要枯死。家住岸边的王老司看到百姓受苦,便去岩洞求龙王降雨。他对乡民说:“我去以后,你们千万别叫我王老司,应叫我王齐天老司。”他到了龙宫,孽龙气势汹汹地问:“你是什么人,来干什么?”王老司说:“我是天宫的王齐天老司,见地上几个月没下雨,今向你来求雨的。”龙王听说他是天上派来的,立即照办,放出洪水流出洞来。王老司也骑着孽龙出涧了,乡民们高兴地喊了一声:“王老司出来了!”龙王一听,他不是“王齐天老司”,就用尾巴一甩,把王老司刷到洞口岩壁上粘住了。老百姓说错了话,很后悔。王老司对大家说,你们要救我,就要我老婆把儿子用甑子蒸七七四十九天。他老婆真的把儿子蒸了。蒸到四十八天时,她心软了,揭开盖子一看,只见一只犀牛直奔洞口,用牛角猛撞岩壁,想把父亲救出。哪知时间未到,牛角没有长硬,犀牛被撞得头破血流而死。因为营救不成,王老司一直粘在岩壁上变成了石人。土家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岩称为“老司岩”。

        土家族各姓氏来历都有自己的传说。如《田庹无二姓》。传说古时候,田家九个儿子做了大官,以势压人。对河的林家经常受欺,向皇上告状,说田家要造反。皇上听了,下旨要将田家满门抄斩。田氏九弟兄闻讯,全部出逃。怕今后永久失散,便将一水牛角锯成九节,每人各持一节。如将来合得拢,就是一家人。逃跑时,八个兄长跑得快,早已走远,而老九年幼,只跑到大庸。后面官兵追上他时,正好许多人在树林中拖木料。老九混入人群中与他们一起拖呀拖呀。官兵一个个审问,当问到老九姓什么时,老九说:“我姓拖!”官兵无法辨认,便走开了。后来拖木人都把老九叫“老拖”(庹)。以后老九的后人就姓“庹”了。民间流传“田庹无二姓,原是一家人”。

        土家族地区动植物丰富,传说亦众多。如《桂桂阳》,相传聪明伶俐的姑娘桂桂阳母亲死后,父亲讨了一个后娘。后娘对桂桂阳太狠心,久而久之,把她折磨而死。桂桂阳死后,变成一个灰色的候鸟,一到春夏就到土家山寨放肆啼叫:“桂桂阳!桂桂阳,有爹莫讨后来娘。前娘杀鸡留鸡腿,后娘杀鸡留鸡肠。鸡肠挂在篱笆上,过去过来哭一场。”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土家族爱情故事《咚咚喹》,说的是古时候有位会唱歌的姑娘叫咚咚,爱上了一个会吹竹笛的青年巴列。每逢咚咚唱歌,巴列就吹笛伴奏。久而久之,他俩就成亲了。不料秦始皇要修万里长城,丈夫被抓走了。咚咚想念丈夫,就在竹林里抚摸竹子,觉得竹子就是丈夫吹的笛子,阵阵风声就是丈夫吹的歌声。咚咚七天七夜吃不下饭,死在竹林里,手里还紧紧握着小竹管。后人为纪念咚咚,就将小竹管做的乐器叫做“咚咚喹”。

        土家族机智人物多,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多。《颜长富的故事》,流传于永顺县境内。传说颜长富又叫“狗老爷”,是永顺勺哈乡人,从十三岁给地主当长工,到抗战前夕去世。他凭自己的机智巧妙地同地主进行斗争。土家人中流传着关于他的系列故事,如《三滴油幔子》《拜年》《踩田》《挑大粪》《死得成》等。《三滴油幔子》说:地主每餐只给长工们吃无油无盐的酸菜汤,长工们十分冒火。吃饭时,颜长富就让大家打自己,长工们高喊:“打死你,打死你!”把颜长富打得大哭起来。地主三老板问他们为什么打架,长工们说:菜汤里只有三滴油幔子被老颜一人泡走吃了。颜长富说他受了冤枉气,明明酸菜汤里半滴油幔子也没有,不信你们问问老板娘。大家笑了起来,三老板被弄得哑口无言,只好重新炒好菜给长工们吃。故事反映了土家长工的智慧和斗争方式的巧妙。

        (三)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是土家族人用精炼的富于生活气息的句子总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是土家群众集体智慧的口头创作,是一种有教育意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它语言精炼,韵味隽永,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引人发思。民间谚语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它比平常的话更明快、机智,给人以启迪。土家族民间谚语按内容共分为事理类、修养类、社交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其他类等七个类型。

        事理类

        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兔子满山梭,梭来梭去归现窝。

        宁为穷人补破衣,不为富人做妾妻。

        力大只养一人,志大能养千口。

        人往高,水往低,阳雀只往明处飞。

        鼓打千锤,不如雷轰一声。

        愿打单身汉,不挑缺头担。

        远亲不顾,远田不富。

        粑粑好吃磨难推。

        强盗出自赌博,命案出自奸情。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好打架的牯牛没有一张好皮。

        唱歌要个好嗓子,演戏要个好场子。

        吃菜要吃有味的,说话要说有理的。

        搬起簸箕比不得天。

        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

        肉里头掺不得假,眼睛里去不得沙。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

        茄子不开空花,人要不说谎话。

        十年媳妇熬成婆,十年笋子织成箩。

        粒米积成箩,滴水汇成河。

        鱼见鹭鸶骨也软。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没有扯不直的绳子,没有改不正的过错。

        穷要喂猪,富要读书。

        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麦子当韭菜。

        怕得老鹰喂不得鸡。

        人多讲出理来,谷多舂出米来。

        阳春三月不做工,冬天腊月喝北风。

        一针不补,十年难缝。

        吃不过的田中米,疼不过的儿和女。


        修养类

        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背到老。

        人好不在乖,心好不用斋。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学不尽的乖,走不尽的路。

        天上下雨路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吃桐油,呕生漆。

        艄公多了要翻船。

        小错不改成大错,小洞不堵大堤崩。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不怕虎生三张嘴,只怕人怀两面心。

        行得正,坐得稳,婶娘身上打得滚。


        社交类

        若要伙计长,天天要算伙食账。

        人人吃得八角米,人不求人一般高。

        舍不得笼中鸟,打不到山中鸡。

        吃得起亏,到得一堆。

        吵架无好言,打架无好拳。

        借钱借米不借柴,借衣借帽不借鞋。

        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

        话从理上过,船从水上过。

        只怨自己绳短,莫嫌别人井深。

        有话当面说,有酒当面喝。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话明如开锁,莫要烧阴火。

        酒肉的朋友,柴米的夫妻。

        邻居住得好,如同捡个宝。

        不是亲戚不落路,不是草籽不沾身。


        生活类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若要康而安,坚持不夜餐。

        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

        一日三笑,无病到老。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三个好女,要个好娘,三个好儿,要个好爹。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小菜半边粮。

        一天省一口,一月省一斗。

        丰年要当歉年过,碰到灾年不受饿。

        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艰。

        省把米,省滴油,三年换头大牯牛。


        自然类

        不冷不热,五谷不得。

        月亮长毛,大路面河。

        天干三年吃饱饭,雨落三年饿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水响。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钻土。

        岩头出汗,等水煮饭。

        屋里夹烟,又要变天。

        雪米子打底,准备柴和米。

        早晨地罩雾,只管洗衣裤。

        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若要晴,望山青;若要雨,望山白。

        太阳笑,水冲庙。

        先打雷,后落雨,一阵大露水。


        生产类

        三十岁栽杉,自埋自家。

        稻薅三道谷无糠,棉薅七道白如霜。

        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

        农事不按季,就要饿肚皮。

        好媳妇要拣,好种子要选。

        庄嫁不认爹和娘,功夫到堂自然长。

        种上一亩桑,可免一家慌。

        喂猪没巧,栏干食饱。

        要想收成好,除尽地边草。

        儿要亲生,田要深耕。

        春茶香,夏茶甜。

        清明发芽,谷雨摘茶。


        其他类

        人心一样同,父望子成龙。

        吃有味的,说有理的,做有益的。

        只有针鼻大的眼,吹得进斗大的风。

        眼睛是杆秤,秤是一根棍。

        铁打千层壳,道理随人驳。

        旁人不好,路边之草,夫妻不好,一世到老。

        什么人配什么角,什么虫蛀什么木。


        【来源:《湘西民族风情》】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